《社会认识论》为当代经典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与哲学、科学史、社会学学科直接相关,兼及政治学学科、知识组织、政策制定与科学传播方向,可推广的学科方向比较丰富。1980年代,随着冷战消褪以及欧美当代史档案相继解密,以知识、权力与政治视角切入科学历史与哲学反思型研究渐成主流,社会认识论形成真理性社会认识论(奎因)、政治性社会认识论(库恩)。基于科学与政治实践的社会认识论研究者,中国译介的布鲁尔、劳斯被贴上“科学实践哲学”标签,淡化了作为其社会认识论核心的政治结构与历史观念,富勒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他引入来自真实历史与社会学的事实性证据,将知识生产拓展到知识源起、传播与影响,将知识生产的规范性目标与认识论方案,拓展为对知识全程经验性事实、知识生产者负面责任、知识及其生产者的政治与伦理考量的综合认识论。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前言
- 序
- 第二版导论
- 第一部分 社会认识论的界定问题
- 第一章 社会认识论概观
- 1.社会认识论:作为一切认识论的目标
- 2.社会认识论:探索丑闻与放纵言行的事业
- 3.非规范性社会认识论与其他几种平庸调和之论
- 4.社会认识论阐发规范性,认识论阐发趣味性
- 第二章 社会认识论与社会形而上学
- 1.二者的差异性
- 2.先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表征进路
- 3.用自然主义解释先验主义:布鲁尔评波普尔
- 第二部分 知识生产的语言与历史问题
- 第三章 实在论,科学学研究的移动靶标——一部哲学家、史学家与社会学家孜孜以求的故事
- 1.实在论:谁肩负其举证责任?
- 2.击败实在论者,现在为何这么难?
- 3.将科学实在论付诸历史检验
- 4.库恩与多世界实在论
- 5.人文科学中的规定实在论与构成实在论
- 6.实在论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 第四章 在科学与历史前沿承担举证责任
- 1.费耶阿本德与“竞争却不可通约”的理论问题
- 2.错失联系:举证责任
- 3.作为默会知识的举证责任:规则主导
- 第五章 对不可通约性的说明与辩护
- 1.生态型不可通约性
- 2.文本型不可通约性
- 第六章 沉默的不可测知性与人文科学中的知识问题
- 1.不可测知性与分析型语言哲学
- 2.不可测知性:人文科学历史上永存却被忽视的主题
- 3.在思想实验中唤起不可测知性
- 4.附言:戴维森主义的一种诊断
- 附录一 如何对待话语中的微言大义——概念体系的输入与输出
- 第三部分 知识的社会组织问题
- 第七章 科学划界:它的终结问题一直被过度夸大
- 1.划界问题:劳丹与基恩的论述
- 2.两种科学史:角色与扮演者
- 3.科学及其同源性角色
- 4.一种混淆角色与扮演者的历史编纂学策略
- 5.科学的新划界标准
- 第八章 学科边界:该领域的一幅观念地图
- 1.学科的边界性、自主性、纯洁性
- 2.探测学科边界的三个技巧
- 3.学科边界对于知识增长是必要的吗?
- 4.学科冲突之际:伯纳德原则
- 5.学科的矛盾意向:波普尔与福柯的观点
- 第九章 难以实现的科学共识
- 1.两种纯粹共识与四种混合共识
- 2.科学共识:难以捉摸的目标
- 3.学科重组操纵的共识
- 4.科学历史编纂学的含义
- 第十章 从道德心理学到认知社会学:福曼论题解析
- 1.受道德心理学控制的社会历史学家
- 2.走向认知社会学与客观性问题
- 3.几种暗示——改写福曼论题
- 附录二 违背意愿的改变——对客观性的政策模拟
- 共时性语言约束条件
- 历时性语言约束条件
- 第四部分 知识政策制定问题
- 第十一章 走向复兴的知识社会学规范
- 1.规范性的失落
- 2.重获规范性
- 3.自由与知识生产的管理
- 第十二章 社会认识论与权威主义问题
- 1.认知权威主义的诱惑与避免
- 2.专家知识的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 附录三 知识政策研究:研究生核心课程设计的几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后记 洞天的种子——认识富勒
史蒂夫·富勒(Steve?Fuller),1959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与社会学系学士,英国剑桥大学获科学历史与哲学硕士,1985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科学历史与哲学博士学位。1987年创立“社会认识论”研究计划。1998年加入英国沃里克大学(Warwick?University)社会学系,任社会科学方向教授,2007年因其丰硕的原创性学术成就,荣膺沃里克大学荣誉博士,2011年至今担任该系“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1995年当选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2011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学会会员,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会人文分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