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意识形态(全新修订版)
售价:
¥67.28
  •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 ISBN: 978-7-5117-4439-5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7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
  • 页数: -
  • 购买数量: ( )
《美学意识形态》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作者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本书着重讨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至后现代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意识形态角度揭示现代美学与近代欧洲阶级社会的内生关系。
  • 导言(1) (可试听) 0:09:54
  • 导言(2) (可试听) 0:10:17
  • 导言(3) (可试听) 0:10:19
  • 导言(4) 0:13:26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1) 0:11:23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2) 0:11:19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3) 0:10:11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4) 0:10:32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5) 0:09:09
  • 第一章自由的规则(6) 0:07:34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1) 0:10:05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2) 0:10:11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3) 0:09:32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4) 0:11:42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5) 0:11:21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6) 0:11:26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7) 0:12:06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8) 0:11:15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9) 0:10:44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10) 0:11:05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11) 0:09:52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12) 0:10:46
  • 第二章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13) 0:08:37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1) 0:12:55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2) 0:11:10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3) 0:11:35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4) 0:10:29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5) 0:09:47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6) 0:11:59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7) 0:11:29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8) 0:09:06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9) 0:10:22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10) 0:09:33
  • 第三章康德式的想象(11) 0:10:04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1) 0:09:38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2) 0:11:43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3) 0:10:52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4) 0:11:36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5) 0:11:14
  • 第四章席勒和领导权(6) 0:12:0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1) 0:11:19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2) 0:09:3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3) 0:11:1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4) 0:10:1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5) 0:10:34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6) 0:10:12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7) 0:10:4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8) 0:11:40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9) 0:11:49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10) 0:09:38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11) 0:10:25
  • 第五章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12) 0:05:00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1) 0:13:59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2) 0:10:32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3) 0:10:28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4) 0:10:23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5) 0:10:45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6) 0:08:50
  • 第六章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7) 0:06:56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1) 0:10:05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2) 0:09:52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3) 0:08:17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4) 0:09:28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5) 0:09:16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6) 0:11:13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7) 0:11:51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8) 0:07:10
  • 第七章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9) 0:09:08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1) 0:11:29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2) 0:09:50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3) 0:10:39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4) 0:09:41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5) 0:08:31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6) 0:09:12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7) 0:09:41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8) 0:10:40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9) 0:08:20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10) 0:09:56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11) 0:10:20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12) 0:11:13
  •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13) 0:07:52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1) 0:10:02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2) 0:13:16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3) 0:08:10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4) 0:10:43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5) 0:11:15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6) 0:09:07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7) 0:09:02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8) 0:08:49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9) 0:09:52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10) 0:07:42
  • 第九章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11) 0:10:50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 0:10:02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 0:11:57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3) 0:09:54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4) 0:10:29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5) 0:08:26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6) 0:10:23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7) 0:09:56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8) 0:09:52
  • 第十章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9) 0:10:21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1) 0:11:52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2) 0:08:47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3) 0:10:28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4) 0:10:05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5) 0:09:01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6) 0:11:11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7) 0:11:09
  • 第十一章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8) 0:11:41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1) 0:08:32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2) 0:10:14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3) 0:11:06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4) 0:09:07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5) 0:09:58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6) 0:09:25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7) 0:11:11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8) 0:09:46
  •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本雅明(9) 0:09:36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1) 0:09:23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2) 0:09:38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3) 0:08:37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4) 0:09:49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5) 0:09:58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6) 0:10:05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7) 0:09:56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8) 0:08:40
  • 第十三章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9) 0:09:01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1) 0:08:37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2) 0:08:39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3) 0:08:57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4) 0:08:37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5) 0:08:47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6) 0:10:18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7) 0:10:08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8) 0:10:08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9) 0:10:17
  • 第十四章从城邦到后现代(10) 0:08:44
  • 译后记 0:09:50
  • 重印后记 0:00:53
  • 修订版后记 0:08:09
  • 再版后记 0:05:53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生于1943年,是当代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先后任教于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兰开斯特大学。从60年代末至今,孜孜不倦地探寻新的领域,推出新的作品,展现出他极富创造力和批判性的批评水准。著有《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批评的作用: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等。其批评视野与创作活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暂无相关资讯
暂无评论
00:00/00:00
x1.0
播放列表